•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网首页

    艺术与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隆重上線,歡迎來到艺术与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理論研究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理論研究

    艺术与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名譽顧問,中國觀賞石協會會員冷劉信先生論文
    發佈時間:2021-04-21

    淺議石器與賞石藝術的傳承

         ——以古人類遺址文化為例

    中華賞石文化是廣義石文化的分支,經歷從孕育期、雛形期、定型期、強化期和轉型期等幾千年的歷史。凡談及文化,莫不以歷史為淵源。探究賞石文化的淵源該始於舊石器時代的勞動工具——石器。

    一、野外科考經歷為賞石文化研究奠定基礎

    筆者198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參加工作直至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已37個春秋。期間跟隨古脊椎所專家多次參與野外考古及標本整理研究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地質知識及考古經驗,並在考古的同時也愛上了賞石,近年來聯合全國賞石行業朋友策劃參加賞石活動,一起探討傳承賞石藝術。

    難忘的野外工作經厲。記得第一塊奇石是1999年在甘肅省額濟納旗—恐龍化石考古挖掘時撿到,它是一塊矽質岩石質的石頭,長7厘米,寬5厘米,高9厘米,圖案清晰,似豬八戒,肩上扛着筢子,唯妙唯俏。(這塊奇石後來被中國地質勘察導報刊登)有了這一意外驚喜賞石便從此開始了。從尋找化石到收穫奇石,野外科考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從專家學者身上學到了對科學的嚴謹、認真、勤勉的工作作風。同時也奠定了對後來走向賞石文化的熱愛。

    二、周口店遺址舊石器時代石製品的特點與賞石文化

    1)舊石器時代,一個最主要的標誌就是打制石器。「石器便成為古人類生活的全部工具。其石器原料主要有脈石英、砂岩、水晶、燧石等。這些工具看是似簡單原始,但加工製作和選料上有着一定的程序和特定的方式,他們選擇適合的石料打制或磨製出有一定形態和特定功能的工具,滿足當時人類從事採集、狩獵、防身等多種需求。

    高福進老師《地球與人類文化編年:文化通史》一書說:一塊天然極具藝術欣賞價值的大理石並不具備文化的意蘊。但是一塊看似粗陋卻是經過人類打磨的石器(如數百萬年前的舊石器)就進入了「文化」的範疇。

    2)在我國已發現的距今4千年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7百多處,已建立了史前文化序列。新石器時代是中華文化起源重要時期,也是中國石文化起源的重要時期。有民俗文化學者經過對山頂洞文化的研究提出「山頂洞文化是北京源文化」的觀點。由此可見賞石文化是人類的根祖文化的分支。    

     3)作為自然界存在最廣,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奇石(賞石),它一直伴隨着人類的進化過程和人類文明的過程。人們欣賞奇石的自然美,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因為本身的奇特形態、多彩的顏色和自然營造力的改造而變得造型奇異、紋理複雜、藝術性強,被人們收集、觀賞和展示、傳承。

     三、近年來關於賞石文化的發展與收穫

    2014年12月,中國觀賞石協會申報的「賞石藝術」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對我國的賞石文化建檔、研究、傳承、保護起到積極作用,不但能為當今賞石藝術提供豐厚營養,還利於歷史名石的保護管理。

    悠久歷史的賞石文化從宋代開始流行並進入中國賞石文化鼎盛時期,北宋徽宗舉「花石綱,」成為全國最大的藏石家,因此丟了朝廷。到了明代米萬鍾也是賞石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玩到敗家,頤和園的北太湖石「青芝岫」人們都稱它為米萬鐘的敗家石。據史料記載,這件青芝岫產於房山區,但沒有記載具體位置,當時他本想運抵京城,由於某種原因只運到了良鄉縣城。後來又被清代乾隆欣賞並運往頤和園為母親做壽禮,起名「青芝岫」並賦詩一首。「天地無棄物,而況山骨良!居然屏我樂壽堂。青芝之岫含雲蒼。崔嵬刻削裒直方。應在因提疏仡以前劈元黃。無斧鑿痕剖吳剛。雨留飛瀑月留光。」隨之,大臣汪由敦也為青芝岫賦詩一首,凝碧領珠潤黃紋,運勢森三秀高標。矗五雲松為同獻,二秀潤色共氤氳。(青芝岫一律臣汪由敦(1692—1758)浙江錢塘人,原籍徽州。字師苕,一作師茗、師敏,號謹堂,一號松泉。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間,官至吏部尚書,內閣學士。巨石沉浮述說着時代的變遷,帝王賞石提字,賦詩古石不太多。大臣賦詩古石也就青芝岫石維一。

    出於對太湖石「青芝岫」之痴迷,筆者踏遍房山周邊的丘陵與山巒,於2011年房山區周口店遺址周邊地表驚喜發現了北太湖石「青芝岫」石種。這一發現有助於對青芝岫的歷史出處作進一步考證。對於確定北太湖石產於房山的具體位置有一個定位,也就更平添了它的人文魅力。

    近幾年來奇石觀賞行業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獲取古人優秀賞石理念。不斷在當代賞石活動發現精典石文化,書畫家在繪畫靈感上來自天然石上的圖案,從古時限於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興致賞玩,吟詩作賦,到如今數以千萬計的奇石從業者和愛好者參與,擁有龐大的賞石大軍,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的同時,賞石文化事業得到了全面健康快速發展。

    當代人們欣賞奇石的自然美,它是自然界中因為本身的奇特形態、多彩的顏色和自然營造力的改造而變得造型奇異、紋理複雜、藝術性強。奇石中色彩艷麗,造型奇特是賞石中首選。被人們收集、觀賞和展示、傳承。化石也被人們熱衷收藏。

    對於廣大賞石愛好者來說,通過賞石也接觸到了化石和石器,賞石藝術也是認識化石和石器最好的科普載體。為賞石者提升品石理念,讓每位愛好者在賞石過程中既享受藝術薰陶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賞石愛好者在賞石的過程中曾多次收穫到化石和石器,讓我來鑑定。賞石愛好者們無處不感受着祖國石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基於多年積累的賞石知識,作者一件作品參加了《中國觀賞石博覽會2007「走進奧運」北京邀請展》活動。此作品產於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它是一款不可多得具有文化內涵的雙面觀賞石,名為「人類進化」。把它的圖案同周口店遺址人類進化圖對比,將反映從爬行到直立的進化過程,濃縮於14厘米與10厘米的觀賞石之上。【圖一:】



    【圖二:攝於2015年周口店遺址地表原生態北太湖石】

    「昂首而俯,而斂濯之色而青,扣之聲而越」,石身上寬下窄,形似靈芝,石身千孔萬溪,紋理奇異,宛如一座巨型雕塑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具有文化內涵和歷史記載的當屬北太湖石。




    正面。頤和園內這塊產於房山的北太湖石「青芝岫」




    背面《青芝岫》大臣汪由敦之詩

    凝碧領珠潤黃紋,運勢森三秀高標。矗五雲松為同獻,二秀潤色共氤氳。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紀念毛澤東誕辰
  • 文化交流
  • 藝術家查詢
  • 聯繫我們
  • 公益拍賣
  • 入院須知
  • 作品展示
  • 理論研究
  • 協會概況
  • 新聞中心
  •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永樂園三里 技術支持:聖輝友聯
    Copyright © 2013-2023  版權所有 京ICP備17073443號-1